*明治三十七年十一月創立(嘉義銀行)合資會社.斗六街.出張所.電話:一八番*


明治卅九年(1906)以嘉義為中心之大地震,城垣全毀,僅存東門,嘉義城從此告湮。


是年(民前6年)日本當局乘機制訂都市計畫並實施市區改名(市區重新規劃建設),重建


之嘉義市,為台灣全島當時最現代化街市,工商業及交通開始發展;明治四十年建設


阿里山鐵道,明治四十二年著手造林並設竹器製作傳習所,建設衛生所。是年十月行


政區又調整,嘉義合併斗六、鹽水港擴大管轄區。四十三年設置台灣銀行之店、阿里山


作業所出張所翌年阿里山鐵道開通。大正元年(1912)廳附屬農場由山仔頂遷移至車


店主,西市場落成創設嘉義電燈會社、台灣赤糖會社、嘉義座(嘉義戲院前身)。次


年行政區調整擴大,整頓嘉義銀行


    徐杰夫 (1871—1959)




   號楸軒,嘉義西堡山仔頂莊人,原籍廣東嘉應州鎮平縣。如果看祖籍應是客家人。


曾祖徐元星於乾隆年間渡臺,經商賈為業,累資佢大。到他祖父徐臺麟,適逢戴潮春之



亂,開始遷到嘉義(不知之前居住在哪)。父親徐德新排行第三,五叔德欽則是前清進


士、工部屯田司主事,改修玉峰書院,興辦縣學,又委辦清賦總局丈量事宜,兼辦團防


局教練事宜,獎賜五品職銜頂戴花翎。算是家門興榮,為地方望族。徐杰夫為光緒十八


年(1892)秀才。日本殖民統治後,1908年(明治四十一年)被任為山仔頂區莊長,


1912年授佩紳章。次年十月任嘉義廳參事兼嘉義區長。前此於1911年3月被舉為嘉義銀


理事至1914年3月更被推為該行董事長。嘉義銀行在民國十二年被現今的第一銀行


給整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積極參與政府金融和政治體制。喜好吟詩對文,也很擅長


奕棋,是嘉義羅山吟社社員,經常詩酒唱酬。尤其在其詩文中仍有濃烈的故國思想。一


直到光復後於民國四十八年(1959)去世,享壽八十九歲。不但是很高壽,更是臺灣庠


序中人最後去世者。


參考資料:
 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--明清暨日據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372
   臺灣總督府編《臺灣列紳傳》頁232,大正五年(1916)。
   江寶釵《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》頁150,嘉義市立文化中心,民87.06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土城-鹿港甘仔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